腾讯公司为什么选择在印度投资?
1、战略卡位!趁现在能力允许,多在外部布局,弥补内部上的布局不足。

首先,中国国内的互联网市场增长已经到了临界点,接下来已经没有多少可供大规模增长的空间了。就算有数十亿的用户,腾讯还是没有达成WhatsApp 那样的成就,就是拥有一个真正国际化的用户群。
当下腾讯下处于高峰时期。财力、人力上可谓是兵多粮足,在国内相应的主要领域的市场份额已到了稳定守城期。但作为一家上市公司,稳定守城犹如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。微信这种现象级的产品,在腾讯已经傲慢成性的视野下已经不可能再出现了(理由是:腾讯在错失了短视频领域的绝佳机遇,其产品体系每天占用用户的时长已经越来越短)。
在流量红利减少、头条系步步蚕食用户时间的国内市场现状,腾讯急需一个新的互联网应用产品市场的“荒蛮之地”作为补充!否则,像这种互联网擅长应用领域而非基础领域的公司,很容易被新的互联网应用领域的新产品打败(DouYin就以短视频成功打败微信,成功占领用户时长第一宝座就是一活生生的案例。),那么腾讯在资本市场的遇冷将无可避免。
2、印度现阶段的互联网基础设施能力适合腾讯系的产品。
印度人口多,经济增速可观,潜在的互联网用户基数大,但互联网基础设施比中国差一代之多(几乎处于2G,半3G时代)。腾讯系的主要产品在线聊天、门户、邮箱、电商等都可以在低网速环境下生存。而腾讯的短板---短视频领域,对网速较高。在印度,腾讯可以先利用对网速要求不高的产品,慢慢渗透市场与用户。待印度的4G时代到来,再按部就班的、轻车熟路的进军视频与短视频领域。国内最大的战略失手,不会在印度市场上演。
3、内部矛盾的转移。
作为一家市值几万亿,员工数以万计,影响N多行业的大型公司。在互联网科技技术、营销手段、适用领域不断趋于平衡和瓶颈突破困难的周期。如果长时间找不到新的价值增长点,外部质疑、员工发展遇阻将会激发多少内部矛盾。想想看,前段时间网络上关于【腾讯到底是一家投资公司还是一家科技公司?】等质疑类的文章为何出现与流行?员工在一家公司,长时间得不到提升,会不会产生动荡与不安(毕竟,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将会给人带来巨大的焦虑感!)?
4、印度互联网潜力巨大。